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肤紫癜、关节症状、消化道症状、肾脏损害及其他系统受累。典型表现以对称性皮肤瘀点瘀斑为主,可伴随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等症状。
1、皮肤紫癜:
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多表现为双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的瘀点、瘀斑,压之不褪色,部分可融合成片。皮疹初起为鲜红色,逐渐转为暗紫色,最终消退后可能遗留色素沉着。皮肤病变通常分批出现,严重者可波及上肢及躯干。
2、关节症状: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多见于膝、踝等大关节,表现为游走性疼痛和活动受限。关节症状通常为一过性,不会造成永久性关节畸形。关节腔积液较少见,X线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3、消化道症状:
消化道受累时可出现阵发性脐周或下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及黑便。严重者可发生肠套叠、肠穿孔等并发症。腹痛症状常先于皮肤紫癜出现,易被误诊为急腹症。
4、肾脏损害:
肾脏损害是过敏性紫癜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在发病后1-2周出现。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可伴有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少数患者可进展为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
5、其他系统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抽搐,呼吸系统表现如咯血,以及生殖系统受累如睾丸炎。这些症状多与血管炎累及相应器官有关,发生率较低但需引起重视。
过敏性紫癜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皮肤紫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可能引起过敏的海鲜、坚果等食物。急性期需监测尿常规以早期发现肾脏损害,出现严重腹痛、大量蛋白尿或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以增强血管韧性,但需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以防复发。
甲亢危象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心动过速、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以及循环系统衰竭。甲亢危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严重并发症,需立即就医处理。
1、高热患者体温常迅速升高至39摄氏度以上,伴有皮肤潮红、大汗淋漓等症状。高热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量导致代谢率急剧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失控所致。此时需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冰敷、酒精擦浴等,同时配合药物降温。
2、心动过速心率显著增快,可达140-200次/分,常伴有心律失常。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的直接刺激作用,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强、传导系统兴奋性增高。严重时可出现心房颤动等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
3、神经系统症状患者可出现极度烦躁、谵妄、精神错乱等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严重者可进展至昏迷。这些表现与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有关,提示病情已进入危重阶段。
4、消化系统症状常见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可出现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过量会加速胃肠蠕动,同时可能引起肝脏代谢负担过重,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5、循环系统衰竭晚期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这是由于长期高代谢状态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加上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提示预后不良。
甲亢危象患者应立即住院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甲状腺药物、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恢复期应注意低碘饮食,避免摄入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证充足休息,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预防甲亢危象的关键在于规范治疗甲亢,避免感染、创伤、手术等诱因,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