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可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A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
1、一般治疗手足口病患者需居家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口腔疱疹疼痛明显时可进食温凉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家长需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抓挠皮疹。
2、对症治疗针对发热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口腔疱疹疼痛可使用康复新液漱口或利多卡因凝胶局部涂抹。皮肤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变化及皮疹情况。
3、抗病毒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考虑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用药。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助于缩短病程,但对普通型手足口病效果有限。
4、中医治疗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属于温病范畴,可辨证使用清热解毒类中药。常用方剂包括银翘散、清瘟败毒饮等。中成药可选择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等。中药治疗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部分中药外洗方剂可辅助缓解皮肤症状。
5、预防并发症密切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呕吐、肢体抖动等,警惕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增快等表现需警惕肺水肿、心肌炎。重症病例需及时住院治疗,必要时给予静脉免疫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恢复期需注意营养支持,促进机体修复。
手足口病患儿恢复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可逐步恢复正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鸡蛋羹、瘦肉粥、新鲜果蔬等。皮疹完全消退前避免去公共场所,患儿用品需定期消毒。家长接触患儿后需规范洗手,婴幼儿可考虑接种EV71型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日常注意培养儿童良好卫生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