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的病因主要有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碘摄入过量等。甲亢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简称,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亢进和交感神经兴奋。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又称格雷夫斯病,是最常见的甲亢病因。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和甲状腺激素合成。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突眼和胫前黏液性水肿。治疗可选择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或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2、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多年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中老年女性高发。甲状腺内存在一个或多个自主功能性结节,不受促甲状腺激素调节而过度分泌激素。甲状腺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周围甲状腺组织受抑制。治疗需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治疗,抗甲状腺药物仅用于术前准备。
3、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是甲状腺内单发的良性肿瘤,具有自主分泌甲状腺激素功能。临床表现为单个甲状腺结节伴甲亢症状,核素扫描呈热结节表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也可选择放射性碘治疗。术前需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甲亢状态。
4、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罕见,肿瘤细胞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和激素过度分泌。患者同时有甲亢症状和垂体占位表现,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是特征性诊断依据。治疗需手术切除垂体瘤,必要时辅以放疗或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
5、碘摄入过量碘摄入过量可诱发碘致甲亢,常见于长期大量食用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或使用胺碘酮等含碘药物。过量碘作为原料促进甲状腺激素合成,尤其在有潜在甲状腺疾病者中易发生。治疗需限制碘摄入,多数患者停用富碘物质后可逐渐恢复,严重者需短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甲亢患者日常需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保证充足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适量补充钙和维生素D。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控制。所有甲亢患者均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碘摄入过量、垂体病变、甲状腺结节等因素引起,常见于有家族史者、育龄期女性、长期高碘饮食者、垂体功能异常者及甲状腺肿瘤患者。
1、遗传因素约20%的甲亢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尤其Graves病与HLA-DR3等基因多态性相关。直系亲属患病者的发病概率显著增高,但具体遗传模式尚未明确。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监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避免诱发因素如精神压力或感染。
2、自身免疫异常Graves病是最常见的病因,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分泌过量甲状腺激素。常伴随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等表现。治疗需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严重者需放射性碘治疗。
3、碘摄入过量长期食用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或使用含碘造影剂,可能诱发碘诱发性甲亢。甲状腺自主结节患者更易发生。需限制每日碘摄入量低于150微克,避免使用胺碘酮等含碘药物。
4、垂体病变垂体TSH瘤异常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中枢性甲亢。患者血清TSH水平升高,需通过垂体MRI确诊。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生长抑素类似物,禁用抗甲状腺药物。
5、甲状腺结节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老年患者,自主功能性结节不受TSH调控而过度分泌激素。核素扫描显示热结节,治疗可选择手术切除或放射性碘131治疗。
甲亢患者应保持低碘饮食,避免海产品、加碘盐等;保证充足热量摄入,每日增加300-500千卡;补充钙质预防骨质疏松;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育龄期女性需在甲状腺功能稳定后再计划妊娠,妊娠期间每4周监测一次甲状腺功能。所有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