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否需要服用止痛药需根据疼痛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轻度痛经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中重度痛经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等药物。痛经可能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1、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原发性痛经多与月经期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该物质会刺激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此类情况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但需注意避免空腹服用。伴随下腹坠胀时可用热水袋热敷小腹。
2、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性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内膜组织随月经周期出血刺激盆腔神经。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抑制内膜生长,疼痛剧烈时可短期配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典型症状包括性交痛、经期腹泻等。
3、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会导致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妇科检查可见子宫均匀增大。临床常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减少月经量,疼痛发作时可临时服用洛索洛芬钠片。该病常合并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
4、盆腔炎性疾病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经需针对感染源治疗,急性发作期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联合甲硝唑片。盆腔粘连导致的持续性疼痛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松解。患者常伴有腰骶酸痛、白带异常等表现。
5、精神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情绪可能降低疼痛阈值,使痛经感受放大。这类情况建议通过正念冥想、腹式呼吸等放松训练缓解,严重时可短期使用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症状。
痛经期间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和剧烈运动,可适量饮用姜茶或热牛奶。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变化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出现止痛药无效、疼痛持续加重或非经期腹痛等情况需及时就诊。长期服用止痛药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合并胃肠道疾病者需优先选择栓剂给药。
急性扁桃体发炎一般可以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吞咽困难、发热等症状。当疼痛影响进食或睡眠时,可短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感,但需注意避免与含相同成分的复方感冒药同服。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治疗。
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饮温水并用淡盐水漱口。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颈部淋巴结显著肿大,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