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患者通常需要做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能直接观察气道病变,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对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支气管镜检查是咯血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反复咯血或大咯血患者。通过支气管镜可直观查看气管、支气管黏膜状况,发现肿瘤、炎症、血管畸形等病变。检查过程中还能进行活检、刷检或灌洗,获取病理标本辅助诊断。对于少量咯血且影像学无异常者,支气管镜可排除隐匿性病变。部分病例可通过支气管镜直接止血,如局部注射止血药、激光凝固或放置止血材料。
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碍或大咯血急性期的患者需谨慎评估风险。极少数因气道狭窄无法耐受普通支气管镜者,可考虑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对于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活动性大咯血患者,应优先稳定病情后再行检查。
出现咯血症状应及时就医,由呼吸科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前需完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评估,术后需观察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日常应避免剧烈咳嗽和重体力活动,保持环境湿度适宜,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咯血伴随发热、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须立即就诊。
咯血患者是否能进行雾化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决定。若咯血量少且无活动性出血,通常可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雾化;若存在大量咯血或活动性出血,则禁止雾化治疗。咯血可能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疾病有关,建议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对于稳定期少量咯血患者,雾化治疗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气道痉挛。常用药物如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可缓解气道炎症,盐酸氨溴索雾化溶液能促进排痰。但需严格监测血氧饱和度,雾化过程中出现咯血加重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停止。雾化前应评估凝血功能,避免使用可能引发出血的药物如高渗盐水。
急性大咯血患者绝对禁止雾化操作。此时气道内存在活动性出血,雾化产生的气溶胶可能干扰凝血块形成,导致出血量增加甚至窒息风险。此类患者需采取患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紧急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等止血药物,必要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或外科手术干预。
咯血患者无论是否进行雾化治疗,均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饮食应选择温凉流质食物,禁止摄入辛辣刺激性食品。建议记录每日咯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就诊时携带胸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报告供医生参考。若咯血伴随发热、胸痛或呼吸困难加重,须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