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感冒一般不建议游泳。感冒期间人体免疫力下降,游泳可能加重症状或引发并发症。
感冒时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游泳池中的氯气可能刺激呼吸道,导致咳嗽、咽痛加重。冷水环境会促使体表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延缓康复进程。游泳消耗体能较大,可能加重疲劳感,不利于免疫系统集中对抗病毒。感冒患者在水中可能因体温调节失衡出现寒战或头晕,增加溺水风险。
若仅有轻微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体温正常且精神状态良好,可在浅水区进行短时间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游泳、跳水或长时间浸泡,结束后立即擦干身体并注意保暖。患有中耳炎、鼻窦炎或伴随发热、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时,必须禁止游泳活动。
感冒恢复期游泳需循序渐进,首次下水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选择水质达标、通风良好的室内恒温泳池,避免早晚温差大的露天场所。游泳前后补充温水,携带抗过敏药物以备急用。若游泳后出现症状反复或新发不适,应及时停止并就医检查。平时可通过规律游泳锻炼增强体质,降低感冒发生概率。
孩子游泳后眼睛出现红血丝可能与泳池水刺激、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有关。
泳池水中常含有氯等消毒剂,可能刺激结膜导致充血,表现为轻微灼热感和短暂红血丝,一般用人工泪液冲洗后可缓解。若水质不达标或防护不足,可能引发细菌性结膜炎,除红血丝外还伴随黄色分泌物和瘙痒,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或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治疗。部分儿童对泳池化学物质过敏,会突发眼睑肿胀和流泪,需配合色甘酸钠滴眼液抗过敏处理。
建议家长在游泳时给孩子佩戴密封泳镜,上岸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若症状持续超过一天或出现脓性分泌物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