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需严格遵循低渣、低纤维、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避免高纤维、产气及刺激性食物。粘连性肠梗阻多因腹腔手术后粘连或炎症导致肠管狭窄,饮食不当可能加重梗阻症状。
粘连性肠梗阻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至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汁等,每日分6-8次少量摄入。恢复期可尝试半流质食物,包括蒸蛋羹、嫩豆腐、去皮南瓜泥等,烹调时须彻底软烂。稳定期可添加低纤维软食,如龙须面、去皮鱼肉、香蕉等,但仍需避免粗纤维蔬菜、整粒豆类、坚果等。所有食物应温度适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肠蠕动。
需严格禁忌的食物包括竹笋、芹菜、韭菜等高纤维蔬菜,糯米、年糕等粘性食物,碳酸饮料、豆类等产气食物,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同时禁止暴饮暴食,每餐控制在200毫升以内。若进食后出现腹胀、呕吐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就医。长期饮食管理需配合医生和营养师制定个性化方案,必要时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
日常建议记录饮食与症状的对应关系,避免诱发肠梗阻的高危饮食行为。恢复期可尝试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开手术瘢痕区域。定期复查腹部CT或造影评估粘连程度,若反复发作需考虑腹腔镜松解术。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等缓泻剂,禁用强效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