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骨骨髓炎的CT表现主要包括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死骨形成及周围软组织肿胀。该病通常由牙源性感染、外伤、放射治疗或血源性感染引起。
1、骨质破坏:CT可见下颌骨局部骨质密度减低,边缘不规则呈虫蚀状,可能伴随牙槽骨吸收。急性期骨质破坏范围较小,慢性期可累及较大区域。
2、骨膜反应:表现为骨皮质外平行线状或层状高密度影,提示慢性炎症刺激。儿童患者骨膜反应较成人更显著,可能与骨膜成骨活跃有关。
3、死骨形成:CT显示孤立的高密度骨片,周围环绕低密度脓液带。死骨大小不一,可呈片状或碎屑状,是慢性骨髓炎的特征性表现。
4、软组织肿胀:患侧咀嚼肌间隙密度增高,筋膜层次模糊,可能伴脓肿形成。严重者可出现皮肤瘘管,CT可见条索状低密度影通向皮肤表面。
建议出现下颌疼痛、肿胀伴发热的患者及时进行CT检查,明确诊断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行手术清创。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咀嚼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