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结石一般可以进行体外碎石治疗,但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体外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禁忌证包括严重出血倾向、妊娠、尿路感染未控制等。
体外碎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成小颗粒,随尿液自然排出。治疗前需完善泌尿系统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特征,术中可能需配合体位调整提高碎石效率。多数患者治疗过程无创且恢复快,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腰痛,通常1-2天缓解。碎石成功率与结石硬度、患者肥胖程度等因素相关,部分质地坚硬的结石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当结石体积过大、位于输尿管下段或合并解剖异常时,体外碎石效果可能受限。此类情况建议考虑输尿管镜碎石或经皮肾镜取石等微创手术。特殊人群如孤立肾患者、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评估,儿童患者需采用专用低能量碎石设备。若结石合并严重肾积水或感染,需优先处理并发症后再行碎石。
尿结石患者术后应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适当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预防复发。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排石情况,出现持续发热或剧烈腰痛需及时就医。体外碎石后配合药物排石治疗可提高疗效,但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坦索罗辛等药物。
肾结石或尿结石患者饮食应注意控制草酸、嘌呤、钠盐摄入,增加水分和枸橼酸盐的摄入,具体需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
1、控制草酸摄入草酸钙结石患者需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甜菜、坚果、巧克力。草酸与钙结合易形成结晶,建议烹饪前焯水减少蔬菜中草酸含量。可搭配高钙食物同步食用,使草酸在肠道内与钙结合,减少肠道吸收。避免过量摄入维生素C补充剂,每日不超过1000毫克。
2、限制高嘌呤食物尿酸结石患者应减少动物内脏、浓肉汤、沙丁鱼等高嘌呤食物,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嘌呤代谢会产生尿酸,增加尿液酸化风险。建议选择鸡蛋、低脂奶制品等优质蛋白,同时避免饮酒,酒精会抑制尿酸排泄。
3、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应低于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钠盐过多会增加尿钙排泄,促进钙盐沉积。注意隐藏钠来源如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建议使用香草、柠檬汁等替代调味。合并高血压者更需严格限盐。
4、增加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建议2000-3000毫升,保持尿量在2升以上。可交替饮用白开水、柠檬水、淡大麦茶等,柠檬酸能抑制结石形成。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运动后需及时补水。夜间排尿后应补充少量水分。
5、调整钙摄入量非高钙尿症患者每日需摄入800-1000毫克钙,优选低脂牛奶、酸奶等。钙摄入不足会导致肠道吸收更多草酸,但补钙需与餐同服。避免在空腹时服用钙剂,钙补充剂使用前需咨询医生评估尿钙水平。
肾结石患者需长期保持饮食管理,定期复查尿液分析和影像学检查。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调整膳食,如胱氨酸结石需限制蛋氨酸,感染性结石需酸化尿液。日常可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小结石排出,但需避免高温环境下剧烈运动导致脱水。若出现剧烈腰痛、血尿或发热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