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阻塞或开放异常导致中耳负压,积液无法排出。可通过捏鼻鼓气训练改善,严重者需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2、上呼吸道感染鼻咽部炎症蔓延至咽鼓管,常见于感冒后。需治疗原发病,可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欧龙马滴剂等黏液促排剂。
3、过敏反应鼻咽部黏膜水肿波及咽鼓管,多伴过敏性鼻炎。需抗过敏治疗,如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
4、腺样体肥大儿童多见,肥大的腺样体压迫咽鼓管口。轻症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重度需腺样体切除术。
避免用力擤鼻,哺乳期婴儿保持正确喂奶姿势,急性期可配合微波理疗促进积液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