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恢复期仍可能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会逐渐减弱。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可持续到症状完全消失后1-2周。
手足口病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此时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粪便以及疱疹液中均含有大量病毒。随着病情进入恢复期,疱疹逐渐结痂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但病毒仍可能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持续排毒时间可达数周。此时若未做好个人卫生防护,仍可能造成病毒扩散。
少数患者在恢复期可能出现病毒持续排毒的情况,这种情况多见于免疫功能较弱的患者。这类患者即使临床症状已经消失,仍可能通过粪便排出病毒,具有潜在的传染风险。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在症状消失后1-2周内停止排毒。
手足口病恢复期应注意隔离防护,避免与婴幼儿密切接触。患者应继续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消毒,粪便应妥善处理。患者的衣物、餐具等物品应单独清洗消毒。若家中有其他儿童,建议分开居住至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