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发热、乏力、肌肉酸痛、骨髓抑制等。干扰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其不良反应多与剂量和使用时间相关。
1、发热使用干扰素后可能出现低热或高热,体温多在38℃左右,通常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
2、乏力多数患者用药后会出现明显疲劳感,可能与干扰素影响能量代谢有关,建议用药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
3、肌肉酸痛干扰素可导致肌痛和关节痛症状,症状较轻者可热敷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4、骨髓抑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必要时可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治疗。
使用干扰素期间应定期复查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指标,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日常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