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需以低升糖指数食物为主,搭配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控制总热量摄入并定时定量进餐。
1、主食选择优先选用糙米、燕麦、荞麦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全谷物富含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红薯、玉米等根茎类食物需计入主食总量,每餐控制在50-100克。避免糯米、白面包等高升糖指数主食,烹饪时避免过度糊化。
2、蛋白质搭配每日摄入适量鱼虾、鸡胸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推荐每餐掌心大小的份量。烹调采用清蒸、炖煮方式,减少红烧、煎炸。合并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蛋白摄入量,避免选择加工肉制品和高脂肪肉类。
3、蔬菜摄入每日保证500克以上非淀粉类蔬菜,如西蓝花、菠菜、芹菜等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蔬菜建议凉拌或急火快炒,保留更多膳食纤维。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莲藕需计入碳水化合物总量,与主食等量替换。
4、水果控制选择苹果、梨、柚子等低糖水果,每日总量不超过200克,分两次在两餐间食用。避免荔枝、香蕉、榴莲等高糖水果,果汁因去除膳食纤维更易升糖应禁止饮用。监测餐后血糖可帮助个体化调整水果种类和份量。
5、进餐管理实行三餐定时定量,必要时分5-6次少量进食。每餐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细嚼慢咽延长进食时间。外出就餐时提前了解菜品成分,避免勾芡、糖醋等烹调方式,随身携带无糖饼干预防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需长期坚持饮食管理,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注意饮食与运动、药物的协同作用,避免空腹运动或漏餐后服药。学习食物交换份法灵活调整食谱,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时还需限制钠盐和饱和脂肪摄入。建议每3-6个月到营养科复诊评估膳食结构,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案。烹饪时可使用肉桂、姜黄等香料替代部分调味品,既增加风味又有助于血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