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诱因、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治疗、生物制剂、中医调理等方式控制症状,但难以彻底根治。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物理刺激、遗传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等症状。
1、避免诱因明确并回避过敏原是控制荨麻疹复发的关键。常见诱因包括海鲜、坚果等食物,花粉、尘螨等吸入物,以及冷热刺激、摩擦等物理因素。建议记录饮食与环境接触史,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日常需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抓挠皮肤,洗澡水温不宜过高。
2、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可缓解瘙痒和风团。慢性荨麻疹需长期规律用药,部分患者对常规剂量反应不佳时可遵医嘱增加剂量。用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嗜睡等不良反应,需避免与中枢抑制剂联用。
3、免疫调节治疗对于自身免疫性荨麻疹,可考虑环孢素软胶囊、他克莫司软膏等免疫抑制剂。这类药物可能引起血压升高、肾功能异常等副作用,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治疗期间应避免接种活疫苗,合并感染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4、生物制剂奥马珠单抗注射液适用于抗组胺药无效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通过阻断IgE通路减轻症状。需每月皮下注射一次,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头痛等。用药前需筛查寄生虫感染,治疗期间禁止使用其他生物制剂。
5、中医调理风热型可选用消风止痒颗粒,血虚风燥型适用润燥止痒胶囊,湿热型可用肤痒颗粒。配合针灸选取曲池、血海等穴位,或耳尖放血疗法。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避免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等肾毒性成分的药材。
荨麻疹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及含组胺高的发酵食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冬季注意皮肤保暖。急性发作期可冷敷患处,若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需立即急诊处理。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