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荨麻疹主要表现为皮肤风团、瘙痒,治疗方法包括避免诱因、抗组胺药物等。儿童荨麻疹通常由过敏反应引起,可能表现为突发性皮肤红肿、风团伴剧烈瘙痒,严重时可出现血管性水肿。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口服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或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
1、皮肤风团儿童荨麻疹最典型症状为大小不等的粉红色或苍白色风团,边界清晰,可孤立或融合成片。风团通常在数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作,消退后不留痕迹。该症状与组胺释放导致皮肤血管扩张有关,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控制。
2、剧烈瘙痒患儿常因剧烈瘙痒搔抓皮肤,夜间症状可能加重。瘙痒源于肥大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刺激神经末梢,冷敷或涂抹炉甘石洗剂可暂时缓解。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清洗皮肤,建议家长为患儿修剪指甲以防抓伤。
3、血管性水肿约半数患儿可能伴发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等疏松部位突发肿胀。这种情况与深部组织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关,需警惕喉头水肿风险。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泼尼松龙片,家长应密切观察呼吸状况。
4、胃肠道症状部分患儿会出现腹痛、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这与消化道黏膜水肿相关。症状较轻时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严重呕吐需就医排除过敏性休克。建议家长记录饮食日记帮助识别过敏原。
5、诱因识别常见诱因包括食物过敏、病毒感染、药物反应等。急性荨麻疹多与近期感染或食物过敏有关,慢性荨麻疹需排查尘螨、花粉等环境因素。治疗期间应避免已知过敏原,必要时进行过敏原检测。
儿童荨麻疹发作期间宜穿宽松棉质衣物,室温保持在22-26℃为宜。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暂忌海鲜、坚果等高风险致敏食物。慢性荨麻疹患儿建议定期复查,长期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方案。若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等严重过敏反应,须立即送医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