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打鼾可能与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肥胖、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等因素有关。打鼾通常表现为睡眠时呼吸声粗重、张口呼吸、夜间频繁翻身等症状,长期未干预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和认知功能。
1. 腺样体肥大腺样体位于鼻咽顶部,反复感染或过敏刺激可导致其病理性增生。肥大的腺样体会阻塞鼻咽部气道,引发睡眠时气流通过受阻产生鼾声。患儿常伴有鼻塞、听力下降等症状,可通过鼻咽侧位片确诊。治疗需根据阻塞程度选择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或手术切除,家长需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2. 扁桃体肥大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会挤压口咽部空间,尤其在仰卧位时更易造成气道狭窄。这类患儿多合并反复扁桃体炎病史,可能出现吞咽困难、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轻度肥大可使用孟鲁司特钠颗粒改善,重度需行扁桃体切除术。家长需观察孩子有无夜间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表现。
3. 过敏性鼻炎鼻黏膜慢性炎症导致鼻腔通气障碍,迫使患儿代偿性张口呼吸。常见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等,表现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清洁。家长需定期清洗床品,减少室内过敏原暴露。
4. 肥胖颈部脂肪堆积会压迫上气道,舌体肥厚也易后坠阻塞呼吸。体重超过同龄标准20%的儿童打鼾概率显著增加,多伴有日间注意力不集中。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游泳等有氧运动,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控制热量摄入。
5. 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喉部软骨支撑力不足导致吸气时气道塌陷,多见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特征表现为出生后即有喉鸣音,睡眠时加重成鼾声。轻症随年龄增长可能自愈,严重者需使用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家长需注意喂养姿势,避免呛奶诱发窒息。
建议家长记录孩子打鼾频率、是否伴呼吸暂停等情况,避免仰卧位睡眠。保持卧室湿度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若每周打鼾超过3晚或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学习成绩下降,应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日常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限制高糖零食摄入,肥胖儿童每月监测体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