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口水可通过按摩承浆穴、地仓穴、颊车穴、合谷穴等部位缓解,通常由口腔肌肉松弛、神经反射异常、口腔炎症、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承浆穴位于下唇正中凹陷处,按摩可增强口腔肌肉控制力,适用于婴幼儿长牙期或面瘫导致的流涎。配合热敷效果更佳。
2、地仓穴嘴角外侧旁开0.4寸处,按压能调节唾液分泌,改善中风后遗症或贝尔面瘫引起的流口水症状。
3、颊车穴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处,刺激该穴位有助于缓解三叉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唾液分泌异常。
4、合谷穴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凹陷处,远端取穴可协调头面部神经功能,对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流涎有辅助改善作用。
按摩时用指腹以适中力度打圈按压每个穴位1-2分钟,每日重复进行。若持续流口水伴随言语障碍或面部歪斜,应及时就诊神经内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