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通过药物复律、电复律、导管消融、抗凝治疗等方式干预。房颤通常由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原因引起。
1、药物复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帮助恢复窦性心律,适用于新发房颤或症状较轻者,需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2、电复律通过同步直流电击使心脏节律重置,适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药物复律失败者,需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术后需配合抗凝治疗。
3、导管消融通过射频能量隔离肺静脉异常电信号,适用于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者,手术成功概率较高但存在一定复发风险。
4、抗凝治疗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抗凝药物可预防血栓栓塞,适用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卒中高风险患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房颤患者应限制酒精摄入,控制血压血糖,定期监测心率变化,突发心悸气促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