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健康,理想范围需结合年龄、性别及运动需求综合评估。
1、过高风险:长期超负荷训练或激素滥用可能导致肌肉僵硬、关节磨损,需通过合理训练计划与营养调整平衡肌量。
2、过低危害:肌肉流失会降低代谢率并增加跌倒风险,常见于久坐人群或肌少症患者,需进行抗阻训练和优质蛋白补充。
3、评估标准:建议通过体成分分析仪测量,男性骨骼肌质量指数正常值为7-10kg/m²,女性为5.5-8.5kg/m²。
4、调整策略:肌量过高者应减少高强度无氧运动,过低者需渐进式力量训练,均需配合每日每公斤体重1.2-1.6克蛋白质摄入。
定期监测体成分变化,健身人群避免过度追求增肌,中老年人应重点预防肌少症,必要时咨询运动医学或营养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