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营养不良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必需营养素、控制原发疾病、定期监测指标等方式改善。该症状通常由蛋白质流失过多、矿物质代谢紊乱、慢性肾病进展、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磷高钾食物摄入,增加优质蛋白比例。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来源。
2、补充必需营养素在医生指导下补充活性维生素D3、碳酸钙等制剂。肾性营养不良常伴随钙磷代谢异常,需定期检测血钙、血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3、控制原发疾病积极治疗慢性肾脏病等基础疾病。肾功能恶化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可能引发肾性贫血,需监测血红蛋白变化。
4、定期监测指标每3-6个月检查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营养不良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形成恶性循环,需动态评估营养状况。
建议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膳食方案,避免自行补充营养素。适当进行低强度运动有助于改善食欲和肌肉合成,但需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