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通常指体温超过39摄氏度,临床可分为低热、中等热、高热、超高热四个阶段,体温范围主要与感染程度、基础疾病、年龄因素、测量方式有关。
1、感染程度细菌或病毒感染严重时体温升高更明显,常见于肺炎、尿路感染等,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奥司他韦。
2、基础疾病慢性病患者免疫调节异常易出现高热,如糖尿病患者易继发感染,需控制原发病同时进行退热治疗,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3、年龄因素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未发育完善,体温易骤升至39.5摄氏度以上,需采用物理降温联合布洛芬混悬液等儿童专用退热药。
4、测量方式腋温测量比肛温低0.5摄氏度,耳温枪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建议水银体温计测量肛温或口温更准确。
高热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电解质平衡,体温持续超过39摄氏度或伴有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