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引起痛风主要与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浓度升高有关,常见于噻嗪类、袢利尿剂等药物。利尿药导致痛风的机制包括抑制尿酸排泄、脱水浓缩尿酸、诱发胰岛素抵抗、加重肾脏负担等。
1、抑制尿酸排泄噻嗪类利尿药会竞争性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减少尿酸经尿液排出。治疗需监测血尿酸水平,必要时联用苯溴马隆、丙磺舒等促尿酸排泄药物。
2、脱水浓缩尿酸利尿药导致的体液丢失会使血尿酸浓度相对升高。建议用药期间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配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
3、诱发胰岛素抵抗长期使用利尿药可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间接促进尿酸生成。需控制高嘌呤饮食,急性发作期可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
4、加重肾脏负担利尿药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尿酸滤过减少。合并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利尿方案,可选用别嘌醇抑制尿酸生成。
使用利尿药期间应定期检测血尿酸,避免同时摄入酒精及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出现关节肿痛需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