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肾炎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常见原因包括COL4A3/A4/A5基因缺陷、家族遗传史、X连锁显性遗传模式以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
1、基因突变COL4A3、COL4A4或COL4A5基因突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结构异常,引发蛋白尿和血尿。治疗需通过ACEI类药物延缓肾功能恶化,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
2、家族遗传约80%患者有家族史,呈显性遗传规律。建议亲属进行基因检测,早期干预可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
3、X连锁遗传COL4A5基因突变导致Alport综合征,男性症状较重,表现为进行性肾功能减退。需监测听力视力,必要时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4、常染色体遗传COL4A3/A4双等位基因突变引发常染色体隐性Alport综合征,儿童期即可出现终末期肾病。建议低蛋白饮食,终末期需透析或肾移植。
确诊患者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避免剧烈运动,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妊娠前需进行遗传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