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期间应在48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并发症风险。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冷汗等症状。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
1、卧床休息:发病初期绝对卧床休息48小时,避免任何体力活动,减少心脏负担。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情绪波动,家属需协助完成日常护理。
2、药物治疗:急性期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抗凝药物如肝素注射液5000单位、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以缓解症状并防止血栓扩大。
3、介入治疗:若病情严重,需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恢复血流,改善心肌供血。
4、心电监护:患者需持续心电监护,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5、心理疏导: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焦虑、恐惧等情绪,医护人员及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盐食物,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戒烟限酒,定期复查,预防复发。
突发性心肌梗死可通过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保持静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吸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方式处理。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情绪激动、过度劳累等原因引起。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发病后第一时间联系120急救中心,明确告知患者症状和所在位置。急救人员到达前避免自行搬动患者,防止加重心脏负担。急救电话是争取黄金抢救时间的关键步骤,专业医疗团队可在转运途中实施心电监护和预处理。
2、保持静卧协助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舒适体位,减少心肌耗氧量。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禁止进食饮水以防误吸。情绪紧张可能加重病情,家属需保持冷静安抚患者,避免患者自行活动增加心脏负荷。
3、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若患者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可在血压正常情况下舌下含服0.5毫克。该药物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供血,但收缩压低于90毫米汞柱时禁用。用药后需密切观察血压和症状变化,10分钟内可重复给药一次。
4、吸氧有条件时可使用家用氧气袋或制氧机,以2-4升/分钟流量经鼻导管吸氧。提高血氧浓度有助于减轻心肌缺氧损伤,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谨慎控制氧流量。持续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和唇色变化。
5、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到达医院后优先选择急诊PCI手术,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开通闭塞血管。该治疗需在发病12小时内实施效果最佳,能显著降低心肌坏死范围。术前需完善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心肌梗死康复期需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每日监测心率变化。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多摄入深海鱼、燕麦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根据心功能分级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运动时携带硝酸甘油备用。戒烟限酒并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