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法自行吸收,需通过医疗干预控制病情进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出血及渗出,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丧失。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仅表现为微血管瘤或点状出血,此时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配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可延缓病变进展。非增殖期患者需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同时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或口服递法明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中期出现棉絮斑或硬性渗出时,需增加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必要时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治疗。
进入增殖期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伴随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此时药物吸收效果有限,需行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全视网膜光凝。对于已发生黄斑水肿的病例,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可缓解水肿,但无法逆转缺血性损伤。部分患者术后仍可能残留纤维增殖膜,需重复手术干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控需贯穿糖尿病管理全程。确诊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饮食上限制精制碳水化合摄入,增加深色蔬菜及深海鱼类比例。避免剧烈运动及潜水等可能诱发眼底出血的活动,视力变化时须立即就诊眼科。吸烟患者必须戒烟,同时监测肾功能以预防糖尿病肾病等共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