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肌肉疼痛可能与肌肉劳损、筋膜炎、颈椎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多肌痛等疾病有关。
1、肌肉劳损肌肉劳损通常由过度运动或姿势不当引起,表现为局部肌肉酸痛和僵硬。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重复性动作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常见于伏案工作者或健身人群。热敷和适度拉伸有助于缓解症状,严重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
2、筋膜炎筋膜炎是筋膜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多因受凉或慢性劳损导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活动时加重,触摸患处可能触及条索状硬结。治疗以局部理疗和按摩为主,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等药物。
3、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能引起肩背放射痛,伴随颈部僵硬和上肢麻木。椎间盘退变或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是主要病因。除药物治疗外,颈椎牵引和康复训练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
4、骨质疏松中老年人出现弥漫性肌肉酸痛需警惕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导致肌肉代偿性紧张。典型表现为夜间疼痛和身高缩短,骨密度检查可确诊。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是基础治疗,阿仑膦酸钠等抗骨吸收药物可延缓病情进展。
5、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多肌痛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表现为对称性肩颈和骨盆带肌群疼痛伴晨僵。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治疗效果显著。需与巨细胞动脉炎等风湿免疫疾病鉴别。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检查。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戒烟限酒有助于肌肉骨骼健康。急性期疼痛可短期使用镇痛药物,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