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通过熊去氧胆酸、奥贝胆酸等药物治疗,严重时需肝移植。该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异常、胆汁淤积、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及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是首选药物,能改善胆汁淤积并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奥贝胆酸作为二线用药,适用于对熊去氧胆酸反应不佳的患者。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布地奈德。
2、肝移植:
当出现肝功能衰竭或严重并发症时需考虑肝移植。移植后5年存活率可达80%以上,但术后仍需长期服用抗排斥药物,并监测原病复发情况。
3、并发症管理:
针对门脉高压可使用普萘洛尔降低出血风险。骨质疏松患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皮肤瘙痒可选用考来烯胺或利福平缓解症状。
4、病因控制:
自身免疫异常是核心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HLA-DR8基因相关。环境因素如化学物质暴露或感染可能触发免疫反应,需避免接触已知有害物质。
5、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戒酒并避免肝毒性药物。高热量饮食配合中链甘油三酯补充可改善营养不良。规律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骨密度。
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肝功能指标,每年进行胃镜和骨密度检查。饮食以低脂高蛋白为主,适量增加深色蔬菜和坚果摄入。坚持温和运动如太极拳可改善疲劳症状,避免过度劳累。心理支持对缓解焦虑抑郁尤为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团体获取情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