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可通过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监测尿量及血压、预防感染等方式护理。该病通常由链球菌感染、自身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减轻肾脏负担。卧床时抬高下肢有助于缓解水肿,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站立。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劳累。若出现呼吸困难或心悸应立即就医。
2、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水肿严重时可短期采用无盐饮食,使用柠檬汁、香草等调味替代食盐。同时限制含钠调味品如酱油、味精的使用。
3、控制蛋白质摄入急性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8克/千克体重,优先选择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避免大量食用红肉、豆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加重氮质血症。恢复期可逐渐增加至1克/千克体重,但仍需避免过量。
4、监测尿量及血压每日记录尿量,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或出现肉眼血尿需及时就医。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应报告医生。监测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提示水肿加重。
5、预防感染注意口腔及会阴清洁,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出现咽痛、发热等感染症状时需及时治疗,但禁止自行使用抗生素。链球菌感染后2-3周内需复查尿常规,观察是否诱发肾炎复发。
护理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饮用浓茶或咖啡。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加重需暂停。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若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危象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