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能引发高血压、急性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脑病及尿毒症等并发症。该病主要由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需警惕水肿、血尿等症状加重。
1、高血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高血压,与水钠潴留和肾素分泌异常有关。血压升高可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严重时可能诱发高血压脑病。临床常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卡托普利片等降压药物,同时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血压变化。
2、急性肾功能衰竭约5%重症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相关。典型症状包括少尿、氮质血症和电解质紊乱,需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早期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可帮助利尿,但需警惕高钾血症等风险。
3、充血性心力衰竭水钠潴留可能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引发呼吸困难、肺水肿等心衰表现。治疗需联合使用地高辛片和氢氯噻嗪片,同时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儿童患者更易出现此并发症,家长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变化。
4、脑病高血压脑病是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与脑血管痉挛和脑水肿相关。需紧急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控制抽搐。发病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5、尿毒症肾功能持续恶化可能进展为尿毒症,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毒素蓄积症状。需进行规律血液净化治疗,配合复方α-酮酸片调节代谢。患者应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克以下。
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卧床休息至肉眼血尿消失,每日记录尿量和体重变化。饮食需限制食盐至每日3克以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首选鸡蛋、牛奶等易消化蛋白。建议每两周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新发水肿或尿量减少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特别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和食欲变化,避免剧烈运动直至完全康复。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有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损伤、蛋白质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肾病综合征患者由于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等病理改变,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干预。
1、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尿液中丢失大量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成分,同时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常见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和皮肤感染。感染可能加重蛋白尿并诱发肾功能恶化。治疗需根据病原学检查选择敏感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同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
2、血栓栓塞低蛋白血症导致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血液呈高凝状态,加之利尿治疗引起的血液浓缩,易形成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最为常见,肾静脉血栓可表现为突发腰痛和血尿。预防性抗凝治疗适用于高危患者,如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3、急性肾损伤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间质水肿或药物肾毒性等因素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表现为少尿、水肿加重及血肌酐升高。需及时补充白蛋白纠正低血容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4、蛋白质营养不良长期大量蛋白尿导致负氮平衡,患者出现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迟和儿童生长发育迟缓。需保证每日1-1.2g/kg优质蛋白摄入,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生物价高的蛋白质,同时配合复方α-酮酸片补充必需氨基酸。
5、电解质紊乱利尿剂过度使用或肾小管功能受损可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或代谢性碱中毒。表现为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需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调整利尿剂用量,必要时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
肾病综合征患者应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及肾功能指标,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g,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出现发热、呼吸困难或下肢肿胀等表现时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预防接种时机选择,避免使用活疫苗。长期服用激素者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所有治疗均需在肾内科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