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降压药物、抗凝药物和扩血管药物。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日、氯吡格雷片剂,75mg/日、替格瑞洛片剂,90mg/日等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常用于预防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这类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长期服用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
2、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片剂,20mg/日、瑞舒伐他汀片剂,10mg/日、辛伐他汀片剂,20mg/日等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与葡萄柚汁同服。
3、降压药物:氨氯地平片剂,5mg/日、缬沙坦胶囊,80mg/日、依那普利片剂,10mg/日等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或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避免突然停药。
4、抗凝药物:华法林片剂,2.5mg/日、利伐沙班片剂,20mg/日、达比加群酯胶囊,150mg/日等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预防血栓形成,常用于心房颤动或深静脉血栓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5、扩血管药物:硝酸甘油舌下含服,0.5mg/次、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剂,20mg/日、硝苯地平缓释片,30mg/日等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用药期间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避免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联用。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同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等,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