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心悸可能与情绪波动、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律失常、贫血、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
1、生活干预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少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但避免剧烈运动诱发症状。
2、物理治疗对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采用瓦氏动作等迷走神经刺激法。心电监护下通过颈动脉窦按摩可能终止部分心律失常发作。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心悸。
3、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肌兴奋性。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适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需配合使用甲巯咪唑等抗甲状腺药物。贫血患者需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
4、射频消融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心律失常,导管射频消融可根治特定类型的心律失常。该技术通过导管释放射频能量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
5、起搏器植入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患者可能需要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于心功能不全合并心律失常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可改善心功能并减少心悸发作。
心悸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心率,记录发作时的伴随症状。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直立性低血压。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