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您好: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医生再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药,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这种病确实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是随着我们每个人年老后慢慢发生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缺少运动很有关系,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年纪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医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你的烦恼和痛苦。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骨质疏松专题:http://www.fh21.com.cn/guke/gzss/
骨质疏松的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常用药物包括双膦酸盐类、降钙素、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及维生素D补充剂。
1、双膦酸盐类:
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双膦酸盐类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量流失。这类药物需空腹服用并保持直立姿势30分钟,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颌骨坏死风险,需定期监测骨密度。
2、降钙素:
鲑鱼降钙素通过抑制骨吸收缓解疼痛,特别适合伴有椎体骨折的急性期患者。鼻喷剂型使用方便,但可能出现面部潮红、恶心等不良反应,连续使用易产生耐药性。
3、雌激素调节剂:
雷洛昔芬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降低绝经后妇女骨折风险,兼具改善血脂作用。用药期间需警惕静脉血栓风险,不适用于有血栓病史或肝功能异常者。
4、甲状旁腺激素:
特立帕肽作为合成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能刺激成骨细胞促进骨形成。需每日皮下注射,治疗周期不超过24个月,可能引起血钙升高,需监测钙磷代谢。
5、维生素D制剂:
骨化三醇、阿法骨化醇等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改善肌力降低跌倒风险。使用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钙、尿钙水平,避免与含镁制剂同时服用。
骨质疏松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等天然富钙食物。每周进行3-5次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吸烟酗酒。定期骨密度检测可评估疗效,居家环境需做好防滑措施预防跌倒骨折。阳光照射有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春秋季建议每日暴露四肢皮肤15-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