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朋友您好:
1、凡近期出现原因不明的排便习惯改变,如腹泻,大便变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腹部不适,便血,均应疑有肠癌的可能,并及时行直肠指检或内镜检查。
2、对有原因不明的缺铁性贫血、消瘦、乏力等患者,要考虑大肠癌慢性失血的可能,应作大便潜血检查证实,必要时行X线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3、成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腹部肿块、腹痛等,也应疑及大肠癌的可能。
4、对有慢性结肠炎、结肠腺瘤性息肉,特别是家族性结肠息肉病患者,应重点进行癌前普查。有息肉者尽快切除并明确诊断。
5、凡对疑及本病者,均应借助内镜或指检等行病理涂片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大肠癌专题:http://www.fh21.com.cn/zhongliu/dca/
病毒性发热主要有体温波动大、伴随全身症状、病程自限性、实验室检查异常四大特征。病毒性发热通常由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
1、体温波动大病毒性发热的体温变化呈现不规则波动,通常表现为中低度发热,体温多在37.3-39摄氏度之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体温骤升骤降,尤其在病毒感染初期更为明显。这种体温波动与病毒复制周期及机体免疫反应有关,常见于流感、普通感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
2、伴随全身症状病毒性发热多伴有明显的全身性症状,包括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倦怠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食欲减退、恶心等消化系统症状。婴幼儿可能出现烦躁不安、嗜睡等表现。这些症状与病毒血症及炎症因子释放有关,是区别于细菌性发热的重要特征。
3、病程自限性多数病毒性发热具有自限性特点,自然病程通常持续3-5天。随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发热及其他症状会逐渐缓解。但部分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导致发热持续1-2周。自限性特征是判断病毒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
4、实验室检查异常病毒性发热患者的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升高不明显。部分特殊病毒感染可能伴有肝功能异常或心肌酶谱改变。这些实验室特征有助于与细菌感染相鉴别。
病毒性发热期间应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00-2000毫升。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发热期间以卧床休息为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2-24摄氏度为宜。使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时,注意避免受凉。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