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中医病名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明显疼痛。中医认为该病多因情志内伤、肝郁化火,或脾虚湿蕴、外感毒邪所致,病机为肝胆火盛或脾虚湿蕴兼感毒邪。
1、蛇串疮蛇串疮是带状疱疹在中医典籍中的规范名称,首见于外科正宗。该命名形象描述了皮疹呈带状分布、串连如蛇的特点。中医辨证分为肝胆火旺型与脾虚湿蕴型,前者表现为红斑灼痛、口苦咽干,后者可见水疱糜烂、纳呆腹胀。治疗以清肝泻火、健脾除湿为主,常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等方剂,配合针灸刺络拔罐疗法。
2、缠腰火丹缠腰火丹是民间对腰部带状疱疹的俗称,强调皮疹环绕腰腹如丹毒样红肿的特征。该型多属肝胆湿热证,好发于胸胁腰腹部位,常伴剧烈针刺样疼痛。外治可选用青黛散、金黄散等中药外敷,内服配合栀子金花丸等中成药。需注意与单纯疱疹、接触性皮炎等疾病鉴别,老年患者易遗留神经痛。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发物及海鲜。急性期疼痛明显者可冷敷缓解,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中医强调情志调节,避免焦虑抑郁加重肝郁化火。恢复期可适度练习八段锦等养生功法,配合艾灸足三里等穴位增强正气。若出现高热、头痛或皮疹泛发等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