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朋友的叔叔,前段时间在医院检查出患有甲肝,听说会传染,所以想来问问各位得了甲肝平时的餐具要怎么消毒啊?
1、湿热消毒法:①煮沸是餐具消毒的一种可靠的方法,用水煮沸1分钟,可使甲肝病毒失去传染性。②压力蒸气灭菌法,达到15磅压力,温度达到12℃,历时2分钟,可使甲肝病毒灭活。
2、化学消毒法:将餐具中的残渣倒去后,直接在含有次氯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洗消液中浸泡1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即可使用。消毒效果满意,速度快,食具经它洗消后洁白光亮,无油无垢。在农村和临时隔离室亦可将餐具放在 3%漂白粉澄清液中浸泡1小时后再洗净。对患者的剩饭菜须经煮沸后再弃之;餐具消毒水中加 2%的食碱,消毒去污效果会更好。
欢迎点击飞华健康网甲肝专题:http://www.fh21.com.cn/gbk/jg/
耳朵一般可以用碘伏消毒,但外耳道损伤或鼓膜穿孔时禁止使用。碘伏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对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适用于完整皮肤表面的消毒。
健康的外耳皮肤和耳廓部位可以使用碘伏消毒。碘伏刺激性较小,适合处理耳部轻微擦伤、毛囊炎等情况。使用时需用棉签蘸取少量碘伏,轻柔擦拭消毒区域,避免液体流入耳道深处。消毒后待其自然干燥,无须用水冲洗。
外耳道存在伤口或鼓膜穿孔时严禁使用碘伏消毒。碘伏可能通过破损处进入中耳腔,导致黏膜刺激甚至听力损伤。此类情况应改用生理盐水清洁,并及时就医处理。儿童耳道狭窄,家长自行消毒时更需谨慎,避免棉签过深插入。
耳部消毒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抓挠。若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渗液,可能提示感染加重,需尽快至耳鼻喉科就诊。日常注意不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预防进水。耳部皮肤薄嫩,反复使用碘伏可能导致干燥脱屑,建议单次消毒后观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