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手汗症

手汗症都有什么诊断标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小禾科普
小禾科普 主任医师
复禾健康科普平台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诊断标准

血糖异常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高血糖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3.9毫摩尔/升。具体判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重复检测。

1、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后测得的血糖值。高血糖诊断中,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可考虑糖尿病,6.1-6.9毫摩尔/升属于空腹血糖受损。低血糖诊断中,非糖尿病患者血糖≤3.9毫摩尔/升即提示低血糖状态,糖尿病患者血糖≤3.0毫摩尔/升需紧急处理。

2、餐后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反映糖负荷后胰岛功能。高血糖诊断中,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可确诊糖尿病,7.8-11.0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异常。低血糖诊断需关注餐后3-4小时出现的反应性低血糖,常见于胃部手术后人群。

3、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高血糖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6.5%可作为糖尿病辅助诊断标准,5.7%-6.4%提示糖尿病前期。该指标不适用于低血糖诊断,但可用于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4、随机血糖:

随机血糖指任意时间点测量的血糖值。高血糖诊断中,随机血糖≥11.1毫摩尔/升伴典型症状可确诊糖尿病。低血糖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如心悸、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

5、动态血糖监测:

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记录全天血糖波动。高血糖诊断中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特别是夜间和餐后高血糖。低血糖诊断中能识别无症状性低血糖,对胰岛素治疗患者尤为重要。监测数据需结合指尖血糖校准。

血糖异常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高血糖患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低血糖患者可随身携带糖果应急。建议每3-6个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患者需每年进行并发症筛查。出现明显血糖波动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科普 更多

病因 症状 治疗 护理 概况 诊断 用药 饮食
慢性荨麻疹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慢性荨麻疹吃中药好还是西药好

无精症中医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无精症中医认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男的手心出汗什么原因 男的手心出汗该如何改善

男的手心出汗什么原因 男的手心出汗该如何改善

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出汗究竟是不是肾虚

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手心出汗究竟是不是肾虚

汗斑用什么中药治疗

汗斑用什么中药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精液不液化

中医怎么治疗精液不液化

一年四季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是肾虚吗

一年四季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凉是肾虚吗

手汗症是怎么回事 如何才能缓解手汗症

手汗症是怎么回事 如何才能缓解手汗症

刺瘊子用中药能治愈吗

刺瘊子用中药能治愈吗

中医认为早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早泄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夏天容易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夏天容易手心出汗怎么治疗

夏天容易手心出汗是怎么回事 夏天容易手心出汗怎么治疗

手汗症怎么治疗 手汗症患者要注意什么

手汗症怎么治疗 手汗症患者要注意什么

治疗刺瘊子抹什么中药能治好呢

治疗刺瘊子抹什么中药能治好呢

中医认为精子活力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认为精子活力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手脚冰冷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冷该如何护理

手脚冰冷是怎么回事 手脚冰冷该如何护理

男人手冷是不是肾虚的表现 手冷该如何调理

男人手冷是不是肾虚的表现 手冷该如何调理

假性湿疣用中药怎么治疗

假性湿疣用中药怎么治疗

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

中医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

怎么判断是不是手汗症

怎么判断是不是手汗症

治疗手汗症最有效的方法

治疗手汗症最有效的方法

手汗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样的

手汗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样的

临床上诊断手汗症的方法有哪些

临床上诊断手汗症的方法有哪些

手汗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手汗症的诊断要点有哪些

手汗症的主要诊断要点

手汗症的主要诊断要点

手汗症的药物和药膳治疗方法

手汗症的药物和药膳治疗方法

治疗重度手汗症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重度手汗症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老年手汗症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老年手汗症药物有哪些呢

治疗手汗症最好的药物是什么

治疗手汗症最好的药物是什么

手汗症吃中药能治愈吗

手汗症吃中药能治愈吗

手汗症饮食吃什么好

手汗症饮食吃什么好

儿童手汗症饮食要注意什么

儿童手汗症饮食要注意什么

手汗症患儿的辨证食疗法

手汗症患儿的辨证食疗法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毒血症 脑结核瘤 1型糖尿病 脑动脉狭窄 骨恶性淋巴瘤 陈旧性心肌梗死 恶性血管内皮瘤 肾上腺髓质增生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2型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