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一般是指怀孕28周至分娩前的阶段,即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孕晚期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胎儿各器官基本发育成熟,体重和身长快速增长。孕妇在此阶段可能出现子宫增大压迫症状,如尿频、下肢水肿、腰背酸痛等生理变化。随着预产期临近,部分孕妇会出现假性宫缩,表现为腹部间歇性发紧,但无规律性和疼痛感。孕晚期需重点关注胎动情况,正常胎动次数每小时3-5次,若12小时内胎动少于20次或突然减少需及时就医。此阶段孕妇体重每周增长不宜超过500克,需通过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增长速度,避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巨大儿风险。孕晚期产检频率增加至每2周1次,36周后需每周检查,监测项目包括胎心监护、超声评估胎儿大小和羊水量等指标。
孕晚期应注意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孕妇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分娩。睡眠时建议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避免仰卧位导致低血压。饮食上需增加优质蛋白和铁元素摄入,适量补充钙剂预防腿抽筋,同时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出现规律宫缩、破水、阴道出血等临产征兆时,应立即携带待产包前往医院。建议提前学习分娩呼吸技巧和母乳喂养知识,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分娩。
很多畸形是在孕晚期发现的,但部分畸形可能在孕早期或孕中期检出。
孕晚期超声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胎儿器官发育情况,尤其是心脏、脑部等复杂结构的畸形。此时胎儿体积增大、羊水量适中,更利于发现肢体短小、消化道闭锁等结构异常。部分迟发型畸形如脑积水、肾脏发育不良等也多在孕晚期显现。但严重染色体异常或神经管缺陷通常在孕早期通过NT检查或无创DNA筛查即可识别,而唇腭裂等体表畸形在孕中期大排畸检查时检出率较高。
建议孕妇按时完成各阶段产检,孕晚期重点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