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需通过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包括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影像学检查可评估肠道整体情况,实验室检查则有助于排除其他疾病并评估病情活动度。
1、内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炎症、溃疡、出血等病变。检查过程中可进行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进一步明确诊断。内镜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2、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MRI可评估结肠壁厚度、肠腔狭窄、肠外病变等,帮助判断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钡剂灌肠检查也可用于观察结肠形态,但目前已较少使用。影像学检查对无法耐受内镜的患者尤为重要。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检测贫血、白细胞增多等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和血沉是评估炎症活动度的常用指标。粪便检查可排除感染性肠炎,粪便钙卫蛋白检测有助于区分炎症性肠病与功能性肠病。血清学检查如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可辅助诊断。
4、病理学检查:内镜活检获取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分析,可观察到慢性炎症细胞浸润、隐窝脓肿、隐窝结构改变等特征性病变。病理学检查对确诊溃疡性结肠炎及鉴别其他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5、其他检查:胶囊内镜可用于评估小肠病变,但需谨慎使用以避免胶囊滞留。小肠镜检查可进一步观察小肠黏膜情况。超声内镜可评估肠壁层次结构及周围淋巴结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需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饮食上建议低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及遵医嘱用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