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硬联合麻醉前需要注意禁食禁水、药物调整、身体状况评估、心理准备及签署知情同意书等事项。该麻醉方式常用于剖宫产、下肢手术等,需严格遵循医嘱降低风险。
术前8小时需完全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禁饮清水,避免麻醉诱导时胃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长期服用抗凝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华法林钠片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稳定。存在腰椎畸形、凝血功能障碍或局部感染等情况可能禁用该麻醉方式。术前需充分了解麻醉流程及潜在风险,如头痛、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与麻醉医生详细沟通后签署同意书。
麻醉前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充足睡眠。术后可能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等症状,需提前准备辅助器具。建议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术中操作,摘除首饰及隐形眼镜。术后需平卧6小时预防头痛,家属应陪同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异常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
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通常需要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测。麻醉恢复期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发阶段,持续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抑制、低血压等风险。
全身麻醉患者需在麻醉恢复室接受至少30-60分钟的重点监护。麻醉医生会持续观察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评估意识恢复程度和肌力情况。椎管内麻醉患者需监测感觉阻滞平面消退进度,判断排尿功能是否恢复。局部麻醉患者虽然风险较低,但仍需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或毒性反应。所有麻醉方式均需确保患者达到离室标准,包括清醒程度、呼吸功能、循环稳定性和疼痛控制等指标。
特殊人群需延长监测时间。老年患者因代谢减慢可能出现麻醉药物蓄积,儿童更易发生呼吸道梗阻,合并心肺疾病者需警惕循环波动。肥胖患者呼吸抑制风险持续至术后数小时,妊娠期妇女需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重大手术如心脏手术、颅脑手术后的监测可能延续至重症监护病房。
术后监测期间发现异常需立即干预。血氧下降时需给予吸氧或辅助通气,血压波动需调整血管活性药物,恶心呕吐可静脉注射昂丹司琼注射液。麻醉医生还需评估术后镇痛效果,必要时追加芬太尼透皮贴剂等镇痛药物。建议患者家属配合医护人员观察患者神志变化,术后24小时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出现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