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多数情况下无须手术治疗,可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缓解症状。若出现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无效或伴随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鼻窦炎的治疗通常以药物为主,包括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同时建议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鼻腔湿润,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炎症。对于急性鼻窦炎,规范用药后症状多能在1-2周内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需长期管理,定期复查鼻内镜或CT评估病情变化。
当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真菌性鼻窦炎、眶内或颅内并发症时,或经3-6个月规范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手术旨在开放阻塞的鼻窦开口,清除不可逆病变组织。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鼻腔护理,防止复发。儿童患者因鼻窦发育未完全,手术指征需更严格评估。
日常需注意保暖防感冒,戒烟并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湿度。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改变、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避免用力擤鼻和剧烈运动。
鼻窦炎严重程度可通过症状持续时间、疼痛强度、伴随症状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指标包括鼻塞程度、脓性分泌物量、面部压痛范围、嗅觉减退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发热或头痛等全身症状。
轻度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间歇性鼻塞,分泌物为黏液性且量少,面部压迫感局限在单侧,嗅觉轻微受影响,无发热或仅有低热。这类情况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在7-10天内可自行缓解。治疗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为主,可配合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或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减轻炎症。
中度鼻窦炎会出现持续性鼻塞,脓性分泌物增多且可能倒流至咽喉,面部疼痛扩散至眼眶或牙齿区域,嗅觉明显下降,伴有38℃以下发热。此时需考虑细菌感染可能,建议进行鼻内镜检查确认黏膜充血程度。除鼻腔冲洗外,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黏液溶解剂乙酰半胱氨酸颗粒。
重度鼻窦炎表现为完全性鼻塞伴恶臭分泌物,剧烈头痛影响睡眠,面部肿胀波及整个额部或颊部,嗅觉完全丧失,持续高热超过39℃。可能出现视力改变、意识模糊等颅内并发症征兆。需立即进行鼻窦CT检查,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等强效抗生素,必要时行鼻内镜手术开放窦口引流。若合并眶周蜂窝织炎或脑膜炎,需联合神经外科协同治疗。
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湿润,使用加湿器维持50%湿度,避免用力擤鼻导致病原体扩散。饮食宜选择温软食物,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急性期可冷敷面部减轻肿胀。若症状持续超过12周或每年发作超过4次,需排查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基础疾病。儿童患者出现拒食、嗜睡等症状时,家长需及时送医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