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正常体温范围通常在36.5℃至37.5℃之间,测量方式主要有腋温、耳温、额温和肛温。体温受测量时间、活动状态、环境温度、衣着厚度、测量工具准确性等因素影响。
1、腋温腋窝测温是家庭常用方法,正常值为36℃至37℃。测量时需擦干腋下汗液,将体温计紧贴皮肤夹紧5分钟。新生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腋温可能略高于成人,但持续超过37.5℃需警惕发热。
2、耳温耳温枪测量鼓膜温度,正常范围35.8℃至38℃。操作时需将耳廓向后拉直确保探头对准鼓膜,耳垢过多或测量角度偏差会影响结果。3月龄以下婴儿耳道狭窄,建议优先选择腋温或肛温测量。
3、额温红外额温仪正常值35.8℃至37.8℃,适合快速筛查但易受环境干扰。测量前应擦去额头汗水,探头距皮肤3至5厘米,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冬季室外活动后或夏季暴晒后,额温可能出现暂时性偏差。
4、肛温直肠测温最接近核心体温,正常范围36.6℃至38℃。测量时需润滑体温计头端,插入深度不超过2厘米,时间1至2分钟。早产儿或腹泻患儿慎用此法,操作不当可能损伤直肠黏膜。
5、异常判断体温超过38℃为发热,低于36℃为体温过低。新生儿体温不稳定,单次测量异常需间隔30分钟复测。伴随拒奶、嗜睡、抽搐等症状时,无论体温高低均需立即就医。注意避免过度包裹引发捂热综合征。
建议保持室内温度22℃至26℃,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避免进食易致敏食物。发现体温异常时,可先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减少盖被等,但禁止使用酒精擦拭。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三个月内婴儿出现发热,须及时儿科就诊评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按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类。
轻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轻度升高,临床症状较轻微,可能仅表现为心悸、多汗、易怒等。中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除上述症状外,还可出现体重下降、手抖、失眠等表现。重度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升高,临床症状严重,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甲状腺危象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甲亢患者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日常生活中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限制含碘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