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可能引起子宫穿孔、术中出血、感染、宫腔粘连、水中毒等并发症。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并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宫腔镜电切术需在膨宫介质下进行,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子宫穿孔,表现为突发下腹剧痛、血压下降,需立即停止手术并腹腔镜探查修补。术中高频电刀可能损伤血管引发出血,少量出血可通过电凝止血,大量出血需输血或介入栓塞治疗。术后感染风险与器械消毒、患者免疫力相关,可能引发发热、脓性分泌物,需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电切过度或术后炎症反应可导致宫腔粘连,表现为月经量减少甚至闭经,需术后放置节育环或口服雌二醇片预防。膨宫介质过量吸收可能引发稀释性低钠血症,出现恶心、嗜睡等症状,需限制液体摄入并静脉补充高渗盐水。
术后需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及盆浴1个月,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饮食宜清淡高蛋白,如鸡蛋羹、清蒸鱼等,促进创面愈合。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评估宫腔恢复情况,若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宫腔镜后出血一般持续3-7天,具体时间与手术类型、个体恢复情况等因素相关。
宫腔镜术后出血是正常现象,主要由于子宫内膜受到器械操作刺激或病灶切除后的创面渗血所致。多数患者出血量较少,呈点滴状或类似月经初期,颜色从鲜红逐渐转为暗红或淡粉色。术后1-3天出血可能稍多,随后逐渐减少。若为简单的诊断性宫腔镜,出血通常3-5天停止;若涉及息肉切除、粘连分离等治疗性操作,出血可能持续5-7天。期间需观察出血是否伴随发热、剧烈腹痛或异味分泌物等异常情况。
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及性生活1-2周,使用卫生巾而非棉条以防感染。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和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促进创面修复。若出血超过7天、量突然增多或出现血块,需及时复查排除感染或残留组织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