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患者常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胸部X线或CT显示胸腔积液,通过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生化、细胞学和病原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1、临床症状:结核性胸膜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发热、盗汗和体重下降。胸痛通常为单侧,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咳嗽多为干咳或伴有少量痰液。发热多为低热,但也可出现高热,盗汗和体重下降是结核病的常见全身症状。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是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积液量可多可少,通常为单侧。CT检查可更清晰地显示积液的位置和范围,有时还能发现胸膜增厚或结节。
3、实验室检测:胸腔穿刺抽取积液进行生化、细胞学和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结核性胸膜炎的关键。生化检查显示积液为渗出液,蛋白质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细胞学检查可见淋巴细胞为主,有时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病原学检查包括涂片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技术,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结核菌素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是辅助诊断结核病的方法。PPD试验阳性提示结核感染,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潜伏性结核。IGR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辅助诊断结核性胸膜炎。
5、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治疗疗程通常为6-9个月,需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对于大量胸腔积液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胸腔闭式引流,以缓解症状和促进积液吸收。
结核性胸膜炎的确诊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治疗以抗结核药物为主,必要时进行胸腔穿刺抽液或引流,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