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珠菌性龟头炎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龟头炎症,属于男性外生殖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常见诱因包括局部潮湿、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控制不佳或伴侣交叉感染等。典型症状表现为龟头红斑、瘙痒、白色豆渣样分泌物及排尿灼痛感。
1、病因机制念珠菌性龟头炎多因白色念珠菌过度繁殖所致。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时,易破坏局部微生态平衡。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升高导致阴道及包皮内糖原含量增加,为真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不洁性接触或伴侣患有念珠菌性阴道炎时,可通过性传播引发感染。
2、典型症状初期表现为龟头冠状沟处散在红斑,伴随明显瘙痒或烧灼感。进展期可见龟头黏膜水肿、糜烂,表面覆盖白色凝乳状分泌物,强行剥离后显露潮红糜烂面。部分患者出现排尿疼痛、性交不适,严重者可继发包皮嵌顿或尿道口炎。症状常于夜间加重,炎热潮湿环境会加剧不适感。
3、诊断方法临床诊断需结合病史与实验室检查。取龟头分泌物行10%氢氧化钾溶液镜检,发现假菌丝或芽生孢子可确诊。顽固性病例需进行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需与细菌性龟头炎、银屑病、固定性药疹等疾病鉴别,糖尿病患者应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4、药物治疗轻症可局部使用克霉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或联苯苄唑溶液,每日涂抹患处1-2次。中重度感染需口服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等系统性抗真菌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配合使用复方酮康唑软膏。所有药物均需足疗程使用,即使症状消失也应继续用药3-5天以防复发。
5、预防措施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碱性洗剂过度清洗。选择透气棉质内裤,性交时建议使用避孕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补充益生菌。伴侣双方同时治疗可降低复发概率,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反复发作者需排查免疫缺陷等基础疾病。
念珠菌性龟头炎患者应避免抓挠患处,沐浴后及时擦干会阴部。饮食上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未割包皮者需每日翻洗包皮,避免包皮垢堆积。出现症状加重或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排除深部真菌感染可能。规范治疗前提下,绝大多数患者可在2-4周内痊愈。
尿结石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输尿管镜取石术、经皮肾镜取石术等,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身体状况选择。
1、调整饮食尿结石患者每日饮水量需达到2000-3000毫升,可稀释尿液并促进小结石排出。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减少动物蛋白摄入。适当补充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加尿枸橼酸含量,抑制结石形成。存在高尿酸结石风险者需避免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饮食。
2、药物治疗枸橼酸氢钾钠颗粒可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能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排石。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双氯芬酸钠栓可用于缓解肾绞痛,但须注意药物过敏史及胃肠道不良反应。
3、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直径5-20毫米的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通过X线定位后用水囊传导冲击波粉碎结石。术后可能出现血尿、肾周血肿等并发症,需配合体位排石。严重肥胖、凝血功能障碍或妊娠期患者禁用该术式。
4、输尿管镜取石术采用硬镜或软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配合钬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设备处理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可能出现输尿管穿孔、狭窄等风险。该技术对2厘米以下结石清除率较高,可同期处理输尿管狭窄病变。
5、经皮肾镜取石术针对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在超声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后采用肾镜碎石取石。需术前评估肾功能及解剖变异,术后重点关注出血和感染风险。复杂性结石可能需分期手术,必要时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提高清石率。
尿结石患者治疗后应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或CT,监测结石复发情况。保持低盐饮食,每日均匀分配饮水量,夜间适量饮水防止尿液浓缩。避免长时间憋尿及高温环境作业,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草酸钙结石患者可长期服用维生素B6片,尿酸结石患者需维持尿pH值在6.2-6.8。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应按期返院拔除双J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