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建议就诊儿科或感染科。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可能合并神经系统或心肺并发症。
1、儿科儿科是儿童手足口病的首选就诊科室。儿科医生熟悉儿童疾病特点,能针对性评估患儿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的严重程度,监测是否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重症表现。对于轻症患儿,医生可能建议居家隔离观察,使用康复新液漱口缓解口腔疼痛,或外用炉甘石洗剂减轻皮疹瘙痒。若出现肢体抖动、呼吸急促等症状需及时复诊。
2、感染科感染科适用于成人手足口病或重症患儿。肠道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感染科能指导隔离防护措施,避免家庭或集体单位交叉感染。对于合并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患者,感染科会联合神经内科或心血管科进行干预,必要时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等抗病毒治疗,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患病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破皮疹引发感染。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减少口腔刺激。家长应每日检查患儿手掌、足底及臀部有无新发皮疹,观察体温和进食情况。托幼机构儿童应隔离2周,玩具餐具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处理。恢复期仍可能通过粪便排毒,便后洗手须持续1个月。
手足口病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过冷过热及高糖高盐食物,发病期间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口腔疱疹和溃疡会导致进食疼痛。辣椒、花椒等辛辣食物可能刺激溃疡面加重疼痛。坚果、薯片等坚硬粗糙食物可能摩擦疱疹导致破损。冰淇淋、热汤等温度极端的食物可能引发不适。蛋糕、腌制品等高糖高盐食物可能延缓溃疡愈合。部分患儿可能因口腔疼痛拒绝进食,此时可尝试常温的米汤、藕粉、蒸蛋等食物。
患病期间需保证水分摄入,可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软烂的面条、粥类等食物。若出现持续拒食、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或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餐具消毒隔离,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恢复后1-2周内仍建议保持饮食清淡,帮助黏膜完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