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素肿瘤的严重程度需根据肿瘤性质决定,多数良性肿瘤预后良好,恶性肿瘤则可能危及生命。肾上腺素肿瘤主要包括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等类型,需通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良性肾上腺素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体积较小时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类肿瘤通过手术切除后复发概率较低,术后患者激素水平多可恢复正常。常见症状包括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出汗等,症状严重程度与肿瘤分泌的儿茶酚胺类物质有关。手术方式可选择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或开放手术,具体需根据肿瘤大小和位置决定。
恶性肾上腺素肿瘤具有侵袭性生长和转移特性,可能侵犯周围血管、脏器或发生远处转移。这类肿瘤除引起严重高血压危象外,还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恶性嗜铬细胞瘤五年生存率显著低于良性肿瘤,术后需密切随访监测复发迹象。转移灶常见于骨骼、肝脏、肺部等部位,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恶病质表现。
建议确诊肾上腺素肿瘤的患者尽早就医评估,完善24小时尿儿茶酚胺、甲氧基肾上腺素等检查。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监测血压变化,术前准备阶段应严格遵医嘱使用α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术后定期复查激素水平和影像学检查,恶性肿瘤患者可能需配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肾上腺素片主要用于过敏性休克、心脏骤停等急症抢救,常见副作用包括心悸、头痛、血压升高等。肾上腺素片属于处方药,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1、急救作用肾上腺素片通过激动α和β受体发挥强效急救作用。对于过敏性休克可快速收缩血管、减轻喉头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心脏骤停时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冠状动脉灌注压。该药起效迅速但作用短暂,需配合其他抢救措施。
2、支气管扩张肾上腺素片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用于严重哮喘急性发作。通过激活β2受体扩张气道,改善呼吸困难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受体敏感性降低,现多被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替代。
3、局部止血含肾上腺素的局部制剂可用于鼻黏膜或牙龈出血。通过收缩外周血管减少出血,但可能引发反跳性充血。口腔科使用需注意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等全身反应。
4、心血管反应常见心悸、心动过速等β1受体激动效应,可能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患者使用后可能出现剧烈血压波动,老年患者更易发生脑血管意外。用药期间需持续心电监护。
5、代谢影响肾上腺素片促进肝糖原分解,可能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加强血糖监测。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钾血症或乳酸酸中毒。
使用肾上腺素片期间应避免摄入咖啡因饮品,防止协同作用加重不良反应。用药后出现胸痛、视力模糊或肢体麻木需立即就医。储存时需避光防潮,过期药物可能氧化失效。定期复查心电图和血压,心功能不全患者需评估获益风险比。突发严重过敏反应时,仍需优先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