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慢跑 减肥新招

发布于 2011-09-16 14:59

  健身的方法千百种,哪一种最适合你?不妨试一试水中慢跑。这是当今美国最新的一项健身运动。医学专家说,水中慢跑运动减肥,不但能减肥健身,还有益于受伤后身体的恢复,好处多多。

  所谓水中慢跑,就是选择水深1.5米到2米的水池,腰间系着一条漂浮带,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垂直站在水中,不必担心前倾,所以能集中精力锻炼。运动时,脚不着地,头部和肩膀露出水面;手脚模仿跑步的动作:手臂弯曲90度,以肩为轴,前后挥动,要点是手指不露出水面;膝盖提到与臀部平行的高度,然后再向下踩。这样,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遇到水的阻力,从而达到全身肌肉都得到均衡锻炼的效果。如果想增加运动量,也可以加快舞动手脚的速度,在水的阻力帮助下消耗更多的脂肪。这样运动之后,心脏和肌肉都得到锻炼,并且还会体会到一种仿佛按摩后的舒适感觉。

  水中慢跑运动减肥的动作不复杂,只要通过调整运动频率调节运动量即可。另外,从事水中慢跑要循序渐进。运动时凭自己的感觉调整强度。慢跑5分钟后,心跳速度不应超过每分钟110—130次,并以休息和运动交替进行为宜。

  水中慢跑能减轻传统训练方式对关节的冲击,避免运动受伤。运动学家说:在水中慢跑能平均分配身体负载,比陆地跑有明显的优势。在陆地上,每跑1英里,每只脚就得撞击地面1000次左右,脚部、膝部和臀部都受到震荡,容易导致肌肉扭伤或韧带拉伤;而在水中,下肢的震荡为零,不会出现上述事故。

  水中慢跑比陆地训练效率更高。由于水的密度和传热性比空气大,人在水中消耗的能量比陆地多。试验表明,在12摄氏度的水中停留4分钟所散发出来的热量,相当于在同样温度下陆地上1小时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另外,水的阻力是空气的12倍,在水中跑45分钟,相当于在陆地上跑两小时。在同样的时间、强度下进行运动,在水中比在陆地上消耗的能量要多得多,这些能量的供应要靠消耗体内的糖和脂肪来补充,通过此法可以逐渐减掉体内多余的脂肪。所以,水中慢跑对肥胖者尤其适宜。医学专家还建议,人的腹部和腿可通过水的阻力得到很好的锻炼,想减肥的女性在水中慢跑,不仅可以除去腹部多余的脂肪,而且能够使双腿变得修长。

  水中慢跑运动减肥有助于运动损伤的康复。有些运动员受伤后不得不停止训练。而如果以水中慢跑的方式恢复训练,既可以避免再次受伤,同时又不会停止锻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慢性咽炎总是复发吃什么药有效果

回答: 慢性咽炎复发时可遵医嘱使用西地碘含片、复方硼砂含漱液、银黄含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慢性咽炎复发可能与急性炎症未彻底治愈、长期用嗓过度或接触刺激性气体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咽干、咽痒、...

Q
眼睛干涩会是肝癌的前兆吗

回答: 眼睛干涩通常不是肝癌的前兆。 眼睛干涩可能与用眼过度、干燥环境、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等因素有关,表现为眼部干痒、异物感或视物模糊。这类症状多由泪液分泌不足或蒸发过快导致,可通过人工...

Q
鼓膜外伤性破裂的后遗症和注意事项

回答: 鼓膜外伤性破裂可能遗留听力下降、耳鸣或反复感染等后遗症。 鼓膜外伤性破裂多由外力撞击、气压骤变或异物损伤导致,急性期表现为耳痛、耳闷及听力减退。若未规范处理,破裂边缘可能形成瘢痕...

Q
轻度中风可以恢复吗

回答: 轻度中风通常可以恢复,恢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及时性及康复训练有关。 轻度中风患者多数在发病后3-6个月内通过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可获得较好恢复。早期介入溶栓治疗可减少脑细胞损...

Q
腰穿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回答: 腰穿后可能出现头痛、感染、出血等并发症。 头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因脑脊液流失导致颅内压降低引起,表现为直立时头痛加重、平卧缓解。感染风险包括穿刺部位局部感染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Q
肾透明细胞癌5cm严重吗

回答: 肾透明细胞癌5厘米属于较为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评估和治疗。 肾透明细胞癌是肾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5厘米的肿瘤已经超过早期肾癌的范畴...

Q
羊水穿刺能查出基因突变吗

回答: 羊水穿刺可以查出部分基因突变。 羊水穿刺是一种产前诊断技术,通过抽取孕妇的羊水样本进行分析,能够检测胎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结构异常以及部分单基因遗传病。对于染色体水平的突变,如唐氏...

Q
适合脑梗病人喝的汤有哪些

回答: 脑梗病人适合喝紫菜蛋花汤、冬瓜排骨汤、番茄豆腐汤等清淡易消化的汤品,也可以遵医嘱使用脑心通胶囊、血塞通片、银杏叶片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