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运动最适合糖友 糖友需注意这些

发布于 2024-10-19 10:14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关键环节,那么糖尿病应该如何运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

糖友适合规律运动

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确有好处。从糖尿病病情本身来说,运动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另外,运动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保持体重。然而应该注意的是,高强度的运动反而会加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中等强度运动才能使葡萄糖利用增加,降低血糖,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

患糖尿病谨慎快跑

快跑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使体内储存的脂肪(特别是腹部脂肪和内脏脂肪)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并通过肌肉运动消耗掉。但糖尿病患者快跑时心率可上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会刺激内分泌器官,释放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并刺激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猛然升高。经常处于血糖升高、波动的情况,糖尿病患者更易损伤心、脑、肾等器官,出现并发症。

快走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是不适合快跑的,但是快走很适合糖尿病患者。

首先它不像散步、太极拳(尤其是动作不到位)等,因运动强度不够而达不到健身的目的。英国心脏基金会高级心脏护理专家莫林·塔尔博特指出,只有能够让我们身体发热或呼吸加快的运动才更有益身体健康;2010中国糖尿病指南及2012ADA糖尿病临床实用指南均推荐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的有氧体力活动(50%-70%最大心率)。显然,散步和不熟练的太极拳都不能达到中等强度的要求。而快走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加快新陈代谢,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减少药物的使用剂量,更加平稳的控制血糖。

“快走”不像快跑、打球、游泳等运动,因过于激烈或技术要求高而不适宜所有糖尿病患者。JamesH。O’Keefe,博士在梅奥临床学术会(MayoClinicproceedings)发表的论文中指出激烈运动锻炼,特别是跑步,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伤害心脏。他表示“一般来说,锻炼似乎如同医疗治病一样,收益和反应是一条钟型曲线。”而糖尿病患者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多数病人平时疏于运动,体型肥胖,心肺功能差,血糖不稳定,还可能伴有心血管病、肾病及眼病等,高强度运动是极有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心肌梗死、脑梗死、身体损伤等意外情况发生的。所以,“快走”不管是从运动方式的便捷性、运动强度的合理性及维护健康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的。

糖友运动的注意事项

运动就要补水。糖尿病患者在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汗,而出汗就会丢失水分。每次运动时间达1小时者,要注意补水,少量多次饮水为佳。如果预期运动时间达1小时,最好事先补水,以免脱水后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超过2小时的运动还要考虑加餐,以免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消耗过大后,产生低血糖。

运动间歇时间别太长。运动停止后60小时,曾经的运动带来的一系列血糖和血脂的有利变化,包括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善都会消失,因此为了控制餐后血糖,最好每天运动,甚至每餐后运动(多数都是低强度运动)。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5天以上,每次间隔不超过两天。力量练习每周至少3天,隔天做1次。柔韧性运动最好天天做。

还要知道何时监测尿酮体。如果您是1型糖尿病患者,且运动前血糖达13.9mmol/L,此时需要监测尿酮体。如果酮体比较多,就不要运动。酮体意味着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很低,如果运动将会产生更多的酮体。酮体会增加血液的酸性,大量酮体的产生将会打破体内的化学平衡,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直接威胁生命。一定要等到酮体消失后再运动。

要警惕低血糖的发生。运动过程中,肌肉会消耗体内的葡萄糖,同时,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双重作用,导致运动后血糖降低。如果您注射胰岛素或服用口服降糖药,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后都可能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可以发生在运动后的2~12小时内,甚至在24小时内。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需要警惕发生低血糖的时间范围就越大。

运动,别忘测血糖。监测血糖是避免发生低血糖的有效措施。如果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应进食后再去运动;运动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您的血糖大于16.7mmol/L,说明血糖控制得很差,最好别运动,而是想办法把血糖降下来。如果一定要去运动,首先要确定没有尿酮体,且血糖在10~15分钟之内有下降的趋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激光可以去黑色素沉淀吗

回答: 激光一般可以去除黑色素沉淀。黑色素沉淀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颜色加深、边界清晰或模糊的褐色斑块。 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Q
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回答: 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通常与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能因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导致血...

Q
吃了紧急避孕药还会怀孕吗 错误用避孕药会导致避孕失败

回答: 吃了紧急避孕药仍可能怀孕,错误使用避孕药会增加避孕失败概率。 紧急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避孕效果并非百分之百。正确服用情况下避孕成功率较高,但若服药时...

Q
怀孕肿手肿脚怎么回事 揭秘孕妇肿手肿脚的真正原因

回答: 怀孕肿手肿脚可能与生理性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手脚水肿多为生理现象,由于血容量增加和激素变化导致组织间隙水分潴留,常见于孕晚期长时间...

Q
变白最有效的方法

回答: 皮肤变白最有效的方法包括防晒、使用美白护肤品和医美治疗。 防晒是防止皮肤变黑的基础措施,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日常需使用防晒霜,选择SPF30以上、PA+++...

Q
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使用中药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等作用缓解症状。常用方剂如辛夷清肺饮可减轻鼻咽部炎...

Q
控制不住口水掉下来怎么回事

回答: 控制不住口水可能是由唾液分泌过多、神经功能障碍或口腔疾病引起的。 唾液分泌过多可能与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反流或药物副作用有关,表现为频繁吞咽或嘴角溢液。神经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脑...

Q
突然耳鸣是突发性耳聋吗 了解突然耳鸣和耳聋的区别

回答: 突然耳鸣不一定是突发性耳聋,两者在病因和表现上存在差异。突发性耳聋通常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而耳鸣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听觉异常。 突然耳鸣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