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何食疗
发布于 2025/07/02 16:22
发布于 2025/07/02 16:22
慢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补充营养等方式进行食疗。慢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慢性胃炎患者应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但需注意选择可溶性膳食纤维如燕麦、香蕉等,避免粗纤维食物加重胃黏膜刺激。可适量食用小米粥、软烂面条等主食,搭配蒸煮的蔬菜和瘦肉。
推荐选择蛋白质含量高且易吸收的食物,如鸡蛋羹、嫩豆腐、鱼肉等。这些食物不仅能够提供优质蛋白,还不会给胃部造成过大负担。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油炸、烧烤等高温烹饪方法。奶制品可选择低脂或脱脂产品,乳糖不耐受者可选用酸奶。
需严格避免辛辣、过酸、过甜、过咸及腌制食品。辣椒、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会刺激胃黏膜,加重炎症反应。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屏障,吸烟会减少胃黏膜血流,都应戒除。过热或过冷的食物也可能诱发胃痉挛,应保持食物温度适宜。
建议将每日三餐改为5-6餐,每餐控制在七分饱。少量进食可减轻胃部负担,避免胃酸分泌过多。进餐时应细嚼慢咽,充分咀嚼食物有助于减轻胃部消化压力。两餐之间可适量补充苏打饼干、馒头片等碱性食物,中和胃酸。
慢性胃炎可能导致营养吸收障碍,需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维生素C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可适量食用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营养补充剂,但需避免空腹服用可能刺激胃黏膜的补充剂。
慢性胃炎患者除饮食调理外,还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幽门螺杆菌感染。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治疗。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建立饮食日记记录食物反应,有助于识别个体不耐受食物。
上一篇 : 慢性胃炎是怎么引起的
下一篇 : 慢性胃炎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