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引起失眠病因

发布于 2015/12/31 13:45

中医把失眠症又称作“不寐”、“不得卧”、“不得眠”、“目不瞑”等。失眠症可分为入睡困难易醒不能再眠、时眠时醒、眠而梦多等多种类型,常伴眩晕、头痛、心悸疲乏,既可危害身心健康,又可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医辨证引起失眠病因,是中医养生的重要课题。

失眠症的中医病因最早载于《黄帝内经》,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可以广义地解释为脾胃不和,消化不好均可影响入寐。后世对失眠症的病因有了充分的发挥,如《诸病源候论》指出脏腑气机失调和营卫不和是不寐的重要病机;《景岳全书》提出:“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明确提出心神不安是失眠症的主因,而造成心神不安有虚实两因,虚者“营气不足”,实者“邪气之扰”;《医宗必读》把失眠症的病因概括为“气虚、阴虚、痰滞、水停、胃不和”;《冯氏锦囊》认为不寐跟肾阴盛衰有关;“证治要诀”则认为不寐跟阳虚有关。总结历代医家论述失眠症的中医病因,是由于内伤或外感导致心、肝、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心神不安而成。

专家推荐

延伸阅读

更多精彩回答

全国三甲医生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